【化学组成】 常含 Fe 2 O 3 、 SiO 2 、 Al 2 O 3 等机械混合物。
【晶体结构】 等轴晶系;
4hO-Pn3m; a 0 =0. 426 nm; Z=2。 赤铜矿的晶体结构为一典型结构。 在其晶体结构中, O2- 位于单位晶胞的角顶和中心, Cu + 则位于单位晶胞分成的 8 个小立方体相间分布的相互错开的 4个小立方体中心(图 Y-1) 。 Cu+ 和 O 2- 的配位数分别为 2 和 4。 虽然氧离子分布于晶胞的角顶和中心, 但不是体心格子而是原始格子(为什么? 请同学们思考) 。
【形态】 通常为致密粒状或土状集合体, 有时呈针状或毛发状(图 Y-2) 。 单晶体为等轴粒状, 主要单形有八面体{111} 或立方体{100} 与菱形十二面体{110} 的聚形, 但后者少见。
【物理性质】 暗红至近于黑色; 条痕褐红; 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; 薄片微透明。 解理不完全。 硬度3. 5~4. 0。 相对密度 5. 85~6. 15。 性脆。
【成因及产状】 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, 为含铜硫化物氧化的产物。 常与自然铜、 孔雀石等伴生。
【鉴定特征】 金刚光泽, 暗红色和褐红条痕色。 有铜的焰色反应, 易溶于硝酸, 溶液呈绿色, 加氨水变蓝色。 条痕上加一滴 HCl 产生白色 CuCl 2 沉淀。
【主要用途】 产出量大时可作为炼铜的矿物原料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